1933年作品《持攝影機的男人》,黑白影像,無聲,全長46分鐘。
劉吶鷗(1905-1940),從柳營遷至新營居住。
分為五個章節:〈人間卷〉、〈東京卷〉、〈風景卷〉、〈廣州卷〉、〈遊行卷〉。
紀實影像主要紀錄劉吶鷗的家人(猜測是母親、妻子、兒子、表兄等),
〈人間卷〉以新營為拍攝地點,劉家人於故居生活、散步的景象、新營車站火車進站,當時沒有高起的月台,人與火車沒有距離。
〈東京卷〉紀錄劉家人到東京旅遊,影像中出現的一棟大樓,正面有鑲嵌一個時鐘,仍然在尋覓這座大樓是做什麼用的。並且他們在湖中划船,瞇瞇眼,光線很好、天氣很好的樣子。東京動物園,有北極熊。
〈風景卷〉有把地點分割出來,「奉天」、「北陵」、「新京公園」。〈廣州卷〉拍攝港口,攝影機在船上,船駛離港口,拍攝送行的人群,有抱小孩的女人在頻頻拭淚、有揮動絲巾的人群。
〈遊行卷〉猜測是在台灣拍攝,有很長的遊行隊伍,各式各樣的風格與表演,有戴面具的隊伍、穿著和服的、廟會熱鬧的(類似現在所見的,廟會有人手持一支繡花布圍成的圓柱狀物體,轉動它,下擺的流蘇會擺動),參與的人很多,看熱鬧的人很多。
劉吶鷗的拍攝手法有鏡頭定焦、左右移動、幾乎360度的旋轉,也會從火車上、飛機上、船上手持攝影機拍攝風景的平移、俯視鳥瞰、港口人群的留佇。
拍攝飛機試飛,像是一種攝影機練習,跟著飛機的移動移動攝影機,一次又一次。
奉天:瀋陽舊名,奉天府為清朝政府之一。
北陵:瀋陽北陵公園,清朝皇太極陵墓。
新京:滿州國首都,現今的長春市。
從影像中可看見服飾的並置,女人著旗袍棉襖,男人著台式寬鬆衣服、劉吶鷗著日式和服(像浴袍,交襟,綁布腰帶,著木屐)、而葉漢卿先生著西式洋服,襯衫西裝褲打領帶,但領子是中山裝那種立領,領帶打在外面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與劉吶鷗為叔姪關係,於戰後從柳營遷至高雄居住。高雄西畫之父。
劉啟祥故居,位於柳營劉家古厝旁,2008曾有/貝瑀咖啡工作室/進駐經營。現為廢墟狀態。
(《魚》劉啟祥1940年作品,油彩、畫布,73x61公分。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〈人間卷〉有出現葉漢卿現場揮毫,影像中看起來像是在臨摹花草水墨畫。
葉漢卿先生,本名有歲,又名鏡鎔,1876-1950。
「新竹湖口人,擅畫蘭竹,書法亦頗有可觀。乙末之變(1895),宅燬兵火,一仗一囊遊遍殘山賸水,宿食無貲,乃繪畫懸於逆旅門首待售,並不計值。如欲贈送則屬本名,否則以『漢卿』為類識。年七十卒。」
/葉漢卿作品/
(以上兩張圖為同一作品。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