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5日 星期四

{新營有故事劇團}開課了!

///4月3日 星期二 天氣晴///

今天是[聽.說新營有故事:社區戲遊記]的第一堂課,也是[新營有故事-社區環境劇場演出計畫]的第三場說明會。與會來賓除了學員之外,也來了許多在地居民,「到處看到海報(張貼)和報紙(指的應該是刊物)啊,想說來聽聽看這個計畫到底是要做蝦米。」居民甲如是說。

在說明會開始之前,小志工啟銘便提早來學堂協助我準備「有獎徵答」的小禮物。3月1日就已經印刷產出的海報,原本只做為張貼宣傳使用,也因為有居民的大力協助,因此海報幾乎被張貼完畢,我們挪出五張,贈送給願意聆聽我們、回應我們的朋友,沒想到反應還蠻熱烈的耶!

將時間軸拉回說明會一開始,我從計畫緣起、計畫目標,講到這個計畫、課程的贊助單位:信義房屋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畫,接著介紹課程、上課場域、甚至是學堂的歷史脈絡,只是希望將計畫的理念更鉅細靡遺的傳達給大家!來稍微炫耀了一下{幸福楷模獎}獎狀。


然後將主持棒交給曾靖雯老師。靖雯簡單介紹了課程,告訴大家不要有壓力,「這堂課就是要實地去體驗了才知道是什麼樣子,說太多的話都是多餘的了。」於是靖雯隨即帶領大家移動桌椅,挪出一大塊空間,開始進行[聽.說新營有故事:社區戲遊記]的第一堂課!


課程從兩張椅子開始......。


靖雯在學堂中間置放了兩張椅子,「這是界線,右邊代表是,左邊代表否」,於是遊戲開始,靖雯首先提出一個問題,學員必須思考後以身體行動表達是與否,「從思考與移動開始」。


忘了介紹我們有故事劇團的影像紀錄-小薇姐!小薇姐本身也是中營里里民,也是社大影像志工隊的學員!這段期間,小薇姐會與學員朝夕相處,全程記錄本計畫的從零到有~


藉由遊戲的方式、身體的移動、展現,來認識熟悉彼此;透過身體的遊移、站定距離的拿捏,來表達、接收對方喜愛故鄉、認識新營的程度,而非以文字或語言的計算方式,是用一種更開放更感性的方法感受這些溫度與氣息。

第一堂課通常會有令人反抗的「自我介紹」,但靖雯的方式不同我所認知的,他邀請學員想一個希望被稱呼的名字,可以是本名,可以是綽號,甚至可以是代碼!然後,你用一個小動作連結你的名字,很簡單的,摸摸鼻子、伸伸懶腰,都是一種身體的展現。沒想到效果極佳,所有人都記住了彼此的名字,透過身體。有:小花、小草、小毛、小明、珍珍、黃蓉、淑惠JOW、欣儀、嘉瑢、阿香姐、黛青塔娜、Thailand。今天有三位學員請假,期待下周二與他們一起上課!也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加入我們!

然後我們開始分組討論,老師將自主權交給學員,讓學員試著「自己提問」,

遊戲一:學員依照年紀分組,組員討論出一個代表他們時代的形容詞,透過身體展現。
遊戲二:學員隨機分組,組員討論出一個他們的共通點,一樣透過身體展現,但須用身體呈現「畫面」。


像這樣,為尋找到彼此的共通點,學員必須試著揭露自己的某種性格,「學習相處」,讓彼此透過遊戲而漸漸嘗試分享與回饋。

在這個遊戲中,也覺察到一件有趣的事情,即是透過身體表現的準確度,學員小毛在最後的分享會提問,「你們剛看到的畫面是『壓力』喔?」,而他們想傳達的其實是「無壓力」。這個現象很有趣,觀者可以去思考為什麼自己看到的是這樣一個答案,而表演者也可以去思考是否應該用別的(畫面)來表達主題,更能夠準確傳達給觀者。一個去經驗去界線的畫面。

學員淑惠講的很好,「表達的方式(或接收到的)不同,是因為彼此的生命經驗不同所致。」「我們的教育『身體』的部分很缺乏,導致感知能夠不足(不敏銳)。」「人是環境中的一部分,這堂課給出一個自然的情境,幫助我們去覺知一些稀鬆平常的日常小事。」

學員小草:「對表演不(再)感到恐懼了。」、黃蓉:「學習互相了解。」、珍珍:「挑戰彼此的默契,反觀自我的誤判,試著用開闊的心去看別人。」、阿香姐:「知道自己欠缺畫面的想像力,期待學習。」、欣儀:「喜歡這堂課。」、嘉瑢:「喜歡看表演,透過這堂課動動身體!」、黛青塔娜:「我私底下活潑,但面對群眾就會有點放不開,想要克服它!」、JOW:「像是學習默劇,大家的肢體語言都不同,是要表現自己還是迎合他人?」


  新 營 有 故 事 劇 團  GOGOGO! 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